海洋与船舶研究

  • 一种复杂会遇局面下的多船避碰决策方法

    王鹏鲲;张可;周昱城;

    针对多船在复杂会遇情况下的自主避碰问题,为确保船舶能够在未知环境中同时避开多个目标船并安全到达目的地,结合动态窗口法的实时性特点,提出了一种符合航海规则和良好的船艺要求的自主避碰决策方法。在多船会遇情况下,利用船舶操纵运动模型和碰撞危险度模型来确定首要避让目标船舶和适宜的避让时机。根据与目标船的会遇情况,确定目标函数的航向权重,以此搜索符合避碰规则的合适避让行动方案。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这一自主避碰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多船复杂会遇情况下,提出的自主避碰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开所有目标船舶,并能及时回到原定航线,确保船舶安全。

    2024年06期 v.39;No.228 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基于WOA-ELM的船舶GMAW熔透状态识别方法

    杨同帅;焦自权;宁波;

    由于传统极限学习机(ELM)模型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的选取具有随机性,导致该模型难以准确识别船舶GMAW熔透状态,为此提出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和ELM算法的WOA-ELM熔透状态识别方法。本文以船舶GMAW电弧声为研究对象,结合短时分析技术提取8维时域和频域特征参量,构建联合特征向量作为ELM模型的输入,利用WOA算法对ELM模型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进行优化以改善模型的泛化能力,目的是实现对船舶GMAW熔透状态的有效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与ELM、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相比,WOA-ELM模型的平均准确率更高,能够为船舶GMAW质量在线监测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

    2024年06期 v.39;No.228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光学遥感船舶目标检测综述

    朱圣博;魏利胜;

    随着遥感船舶检测在民用与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目标检测技术在光学遥感船舶领域备受关注,其核心任务是判断遥感图像中是否存在船舶目标,并对其进行检测、分类与定位。遥感船舶检测总体上已不存在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但仍须面对诸如数据集获取困难、标注困难及检测模型大等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才能研发出低成本、轻量化和高精度的船舶目标检测模型。根据光学遥感船舶目标检测的发展趋势,梳理并分析了图像预处理、光学遥感船舶目标检测模型和目标检测策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从事该方向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6期 v.39;No.228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0K]
  • 浮山湾、胶州湾海域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月变化特征研究

    王俊健;蒲思潮;张亮;纪莹璐;王尽文;

    为了确定青岛浮山湾和胶州湾海域夏秋季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的月变化及影响因素,在2021年5月至10月,对浮山湾和胶州湾的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的总细胞丰度在8月至10月(高于1 000 cells/L)整体上高于5月至7月(低于200 cells/L)。海水温度被确定为影响浮山湾浮游植物群落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活性磷酸盐则是对群落结构指数月变化解释率最高的环境因子,达66.2%。在胶州湾中,对各月份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浊度,其次是海水温度和pH。

    2024年06期 v.39;No.228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 食用型海洋生物资源微塑料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牛文杰;郑诗杨;

    目前海洋环境广泛存在微塑料污染,微塑料在生态循环系统中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食物链条传递的特征。被污染的海洋生物资源会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微塑料污染体现在食用型海洋生物的存续环境、开发过程和利用环节等方面,现有治理模式无法对食用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予以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微塑料对食用型海洋生物资源的污染,需要从国家、国际双重路径构建微塑料法律治理机制。

    2024年06期 v.39;No.22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黄彩秀;廖作文;米先艳;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系统框架,并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技术非中性化条件下劳动力、资本以及科技要素推动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港口物流发展动力模型,并以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沿海各省(区、市)2000—2020年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资本对港口物流发展的正向驱动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科技投入,劳动力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程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港口物流发展起支撑作用。根据以上研究,应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善劳动力质量结构、加强资金扶持,完善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使用率等角度完善港口物流发展动力机制。

    2024年06期 v.39;No.228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数理研究

  • 一类具有扩散的近海远海捕获模型

    刘莹;刘琼;

    建立一类具有扩散的近远海的捕获模型,分析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首先,利用线性近似方程讨论系统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其次,利用Dulac判断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并构造Lyapunov函数分析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在系统正平衡点存在及稳定性的条件下,得出在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最优捕获量。

    2024年06期 v.39;No.228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 一类双重休假排队模型的非常返性研究

    贾砚斐;

    M/G/1模型是指系统中只有一名服务员,顾客的到来服从泊松分布的经典排队模型,文章在M/G/1模型基础上引入一种休假策略,得到一个休假排队模型,结合一般状态离散时间Markov链几何非常返的判别准则,给出了M/G/1模型和休假排队模型几何非常返的条件;根据Markov链某状态首返时和末离时矩函数的联系,推导休假排队模型初始状态末离时高阶原点矩的有限条件。

    2024年06期 v.39;No.228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信息技术研究

  • 相似性约束下深度置信网络在图像数据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徐叶军;

    针对在图像数据特征提取过程中,由于没有挖掘图像数据的流行结构,而导致的特征提取精准度与完整度不佳的问题,提出相似性约束下引入深度置信网络图像数据特征的提取方法。以引入的深度置信网络为基础,对图像数据信息进行标记。采用最近邻图结构对图像数据流行结构进行挖掘,通过矩阵优化技术对挖掘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降维,得到图像数据降维集合。采用小波包变换技术实现了图像数据特征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图像数据特征提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特征提取的精准度与完整度。

    2024年06期 v.39;No.22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 基于人工势场的复杂障碍物避障算法

    蔡泽平;梁家海;闫冠宇;郭俊;袁裕发;王青青;

    传统的避障算法在处理复杂环境如多障碍物紧密排列时,常遇到路径规划困难和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避障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开任意形状的障碍物,并找到有效的路径。针对不规则大型障碍物,文章采用了激光扫描的方式来获取它们表面的点云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得障碍物的参数,将这些参数收集到数据集中。为了解决传统人工势场算法容易陷入局部稳定的问题,所提算法使用了基于表面点的障碍物感知和斥力生成,并针对抖动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避障策略。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避障算法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障碍物环境下的避障能力,展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2024年06期 v.39;No.228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其他研究

  • 4种森林植被总初级生产力遥感估测——以长白山、西双版纳、千烟洲和鼎湖山站为例

    范文武;郑中;陈阳;舒文强;艾道骅;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汇,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森林固碳的重要参数,定量估测森林GPP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白山、西双版纳、千烟洲和鼎湖山4个森林站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验证了Sims TG模型和MOD_17模型估测GPP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GPP数据存在低估现象,其中常绿林鼎湖山站、西双版纳站GPP值与通量观测数据均无相关性;Sims TG模型反演精度整体高于MOD_17模型。常绿林鼎湖山站、西双版纳站GPP值与通量观测数据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至0.70和0.62;参数优化后的Sims TG模型进一步提高模型反演精度,更为适应我国森林GPP动态变化状态。总之,仅利用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的Sims TG模型相较于多参数的MOD_17模型,能更加准确地估测森林GPP,该方法可为森林碳汇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6期 v.39;No.228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4年总目录

    <正>~~

    2024年06期 v.39;No.22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来稿规范

    <正>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本刊强调,来稿必须合乎以下规范,否则不予受理。1.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同时应有英文题名····。2.作者、通信作者简介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并置于题名后。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

    2024年06期 v.39;No.228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下载本期数据